近日,在我市第五届“我最喜爱的共产党员”推选活动中,经过前期发布公告、广泛推荐、初审筛选、公示投票、综合评定等环节,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黄银波同志光荣入选首期100名“我最喜爱的共产党员”。

个人简介:
黄银波:1978年生, 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现任泰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总工程师。2010年3月被团市委评为“泰州市青年岗位能手”;2010年11月参加全国质检系统首届“检测技能大比武”决赛获优胜奖;2011年1月获“江苏省质监系统先进个人”称号;2012年3月被共青团江苏省委评为“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

苦练本事
“匠心”成就超级能手
2010年11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举办“检测技能大比武”活动,这是质检系统最高级别的比赛,全国共有31个省级代表队,近250名质检能手同场竞技。江苏派八人参赛,黄银波就是其中之一。实践比赛中,选手要在短时间内现场对蔬菜的农药进行定性定量,黄银波凭借名列前茅的成绩,获优胜奖。这个奖项是江苏省质检机构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唯一的一个。从一个普通的质检人员,到全国认可的超级能手,黄银波走过了十多年,他从未放弃对创新的追求,也从不放松对自己的磨炼。
2004年,原在自来水公司担任检验员的黄银波,因为出色的专业技能被引进质检系统,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练就出过硬的辨假识假的能力,做一名称职的捍卫老百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质量卫士。基于这样的信念,他每天在繁忙工作之余,要进行两三个小时的阅读和研究,了解工作相关的所有标准和专业知识,“五年几乎所有的标准就会更新一次,国外的相关标准更是多样,要做好检测工作,当然要熟知行业现状。”
质检工作如果按照既有方法进行,简单而程序,但想有所突破,就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食化检验室的检测员、精细化学品检验中心负责人、质检院总工程师,变换多种职位的黄银波,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地研究、创新,如今已成长为一名精通检测技术和实验室管理的行家里手,获得了轻工技术与工程硕士学位,在各类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检测学术论文数十篇,制修订国家标准六项、行业标准四项,申报发明专利五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三项,技术水平得到了业内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勇挑重担
“巧手”练就过硬本领
2010年初,央视焦点访谈栏目连续报道了液化气站往民用液化石油气中违法添加二甲醚进行销售谋取暴利的新闻。二甲醚对普通液化气瓶橡胶密封垫具有溶胀性,导致液化气瓶密封失效,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二甲醚性质与液化石油气相似,添加具有隐蔽性,气站的一般检查无法发现,必须进行抽样检测。而国家尚未制订检测方法,相关的文献资料也很少。
为了攻克这个检测难题,黄银波带领组员废寝忘食在实验室里反复摸索,经过反反复复五天五夜的努力,终于摸索出准确可靠的实验方法,泰州市质检院也成为全省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甲醚检测能力的实验室,同时也为开展专项执法提供了技术支撑,有效地打击了掺杂使假的违法行为。
黄银波的过硬本事,在政府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总是能不负所托。两年前,他被委任作为筹建国家级精细化学品中心的负责人,主持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评审验收十余次,作为现场总指挥,加班至凌晨是家常便饭。目前,中心的两千项参数、三千项产品的检测能力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FS:PAGE]检测能力比2010年翻了两番,已成为长三角地区通过资质项目最多、检测门类最全的一流化学品检测机构。
以身作则
“慧眼”铸就出色团队
说起黄银波,在质量技术监督质检战线上,可谓名声在外,2015年,他主持申报和实施了CNAS化学试剂能力验证,从方案设计、样品制备到数据统计、报告编写,历时一年,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在2015年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抽承检机构公开招标中,面对国际商业实验室巨头和国内各大院所的激烈竞争,精心准备,带队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中标,成功入围省食药监局食品国抽承检机构库。
随着化工产品检测项目的发展,近几年化工检验室新进人员比较多,为了使新进人员能够尽快掌握检验技能,黄银波总是将自己十多年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而每当有新的研究课题和攻关项目,他带头起早贪黑,跟新人们一起摸爬滚打,共同研究最佳的检测方案,共同享受研究成果,共同提高检测技能和检测能力。经过几年的磨合,现在化工检验室是泰州质检所最年轻的检测集体,但也是最具战斗力的团队之一,一批刚进所的年轻人,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就已成为化工产品检测的骨干力量。
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泰州质检已成为长江经济带检验检测的一块靓丽的名片,建设在产业集聚区的多个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正零距离地为企业提供从原材料、过程控制到成品检验一站式保姆服务。
其实,黄银波只是质监人的一个缩影。聚焦“让城市更美好 让市民更幸福”品质城市建设目标,泰州质监人始终坚信弘扬工匠精神既是职责所在,更是立足之本,每个质监人都自觉而又主动地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做一个有品质的工匠,做一个推进品质泰州的工匠,做一个合格的“品质工匠”。